第121章 道士 跋山涉水,迢迢千里,其间苦累,可不如折从阮嘴里说的那般轻松,豪不矫情地接受宾驿的款待,进食、洗漱、睡觉,享受中原花花世界的腐蚀。 常年待于边鄙之地,过惯了苦子,即便中原“穷困”,但真正享受的东西,也是差不了的。在刘承祐的授意之下,对于折从阮的接待规格很高。 当然,所有的节度之中,也只有折从阮有这待遇。其他的节度在东京,都置有别业,馆驿招待再周到,哪有关起门的自家府宅来得自有舒适。 即便老年人眠少觉浅,等折从阮醒来之时,两个多时辰已不要钱地逝而去,已晡时。 屋外的风似乎又大了些,打开窗,透过空档便往里钻,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刮一般。不过这点北风,对折从阮来讲,自是算不得什么了,府州内地可是传统的苦寒之地,不过这困顿倒是消散地很快。 “我家女郎呢?”随口,折从阮问起折赛花。 “小娘子去逛冬市了!”牙将回答。 闻言,折从阮脑中似乎浮现出了自家雀跃的表现,嘴角稍微翘了一下,随即收敛。虽然知道随行牙将会安排好,仍旧忍不住发问:“随护人员可曾安排好?” “请节帅放心,有两名家将保护,馆驿中也派了一名小吏当向导。末将提前吩咐了,看时间,也要回来了!” 闻言,折从阮的面上出了意的神,既是对牙将的安排,也是对朝廷的招待。 “听说这祥符驿,是新布置出来的,名字还是天子亲自取的!”在牙将陪同下,折从阮逛了逛简约而有序的馆驿,慨道。 “看来,天子与朝廷,是真的很重视我府州!”牙将语气中带着自豪。 折从阮活动了一下筋骨,老将的身体看起来是真的硬朗,噼啪响动声听着就有种强健的觉。一口浊气自肺中吐出,折从阮道:“朝廷如此礼敬,我们也要给人家面子,吩咐随众,东京不比乡里,都给我收敛些,不许惹是生非,否则莫怪老夫军法从事!” “是!” 历来地方藩镇觐见,在东京搅风雨,惹是生非的,可不在少数。 “节帅,那馆丞求见。” 很快,馆丞那卑敬的身影出现了,从其口中得知,里来人了。 当身穿朝服、头顶进贤冠的王溥站在折从阮面前,得体的风度与仪表立刻得到了折从阮的好,尤其是得知王溥乃制举第二名,天子近臣,更少小觑之心。 有的时候,观天子近臣的表现,就能从侧面受到天子如何。作为时代俊杰,在折从阮面前,王溥风范十足,应对得当,很给刘承祐长脸。 折从阮对王溥,也表现出了足够的亲善,进路上,与其攀谈着,顺便试探着情况。 似乎明白折从阮的心思,王溥也讲着折从阮关心的方面:“此番诸使君进京,陛下心中甚喜,得知折太尉来京,更是早早便做好的待准备……” “若非顾念太尉旅途辛苦,只怕午前便要召入中叙谈了!” 闻言,折从阮白眉都不由往上挑了挑,捋着胡须谦逊道:“老夫何德何能,劳陛下如此看重?” 在折从阮看来,这天子对他的热情,表现得有些过了,稍显不真实。就是不知,对其他节度又如何,不过这等话,折从阮不好说出口。 注意到折从阮的神,王溥温文尔雅地说:“陛下之言,太尉戍定边远,劳苦功高,当得!” “陛下英明啊。”这大概是折从阮第一次夸刘承祐。 …… 折从阮入觐见,刘承祐在中,可不是呆呆地等着。他正在接见一个名气比折从阮大太多的人,一个道士。 垂拱殿内,宽椅之上,道士一脸平静地坐着,袍服古旧,意态自然,浑身透着一股出尘的味道。即便在刘承祐的注视打量下,也安之若素,得道之人的形象,异常。 刘承祐盯着道士已经看了一小会儿的功夫了,这样的观察,稍显失礼,但刘承祐实在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奇,这大概是他头一次在外人面前如此“失态”了。 若没有调查出错的话,眼前的道士,快八十岁了,然观壮的体格,违和太足了。发髻长髯,免不了泛白,但反衬出其的神,连面部的皱纹,都苍老得不够明显。 就任由刘承祐打量着,道士很恬然,眼角之间甚至带着点平和的笑意。 “道长可让人好找啊!”刘承祐的城府让他的失态持续不了太久,很快便收起了惊讶,以一种慨的语气说道。 “让陛下久等,还请恕罪。”老道表情没什么变化,应道。 这老道,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抟老祖了,此前刘承祐诏令下,让华州的地方官延请老道来东京。可惜,几番进山,无果。后来华同巡检使吴虔裕,甚至派军进山搜查,当然也是白费功夫。 华山广大,奇狭险绝,想要找个人,实在太难了。若不是有进山的樵夫言见到过老道,地方的官员早就放弃了。不过,在大雪封山之前,老道主动现身于华州官衙,然后被一干凡人当成神仙中人,毕恭毕敬地护送至东京。 “道长这些年都隐居在华山?”刘承祐问。 老道点着头,笑容很有染力:“正是。早年间,倒是往武当、峨眉、青城等地游历过。” 心里嘀咕了一句,这老道倒是能跑。 “那么多人,遍寻太华而不得,道长莫非当真神仙中人?”刘承祐说。 “缘分未至罢了。”老道免不了神叨叨的,不过并未让刘承祐有那种厌恶排斥心理。 事实上,只是刘承祐的双标心理在作祟,在仁明殿中,刘承祐也见过那几名给太后讲佛的和尚,人家同样是得道高僧。 对陈抟老道,刘承祐显然另眼相看:“底下人不懂事,搅扰安宁,有碍道长清修,还请道长恕罪。” “无妨。”老道稳无老狗,笑容都没有变过。 “道长既肯现身,当是缘分已至!”刘承祐脸上闪过明的意状,两眼之中突然含着期待:“以道长之见,朕可有仙缘?” 第122章 睡仙 刘承祐灼灼目光中怀殷切,但其样态,分明另含深意。陈抟老道仍旧处之泰然,面态似乎丝毫不受寒冬所侵,和煦的笑容仍旧挂在脸上。 在天子的注视下,老道以一种看穿一切的语气,悠然道:“陛下太过高看贫道了,贫道不过一凡俗老子,一双眼,岂能识仙辨缘,更不敢断言人皇之资。” 见老道回避,刘承祐玩味地追问:“听道长的意思,朕是无寻仙觅道之资了?” 闻言,这老道忽施一礼,平静地看着刘承祐:“陛下得长生乎?” 刘承祐先是意外,尔后“兴致”愈高,目光冷淡了几分,晏晏一笑:“道长可有长生之法可传?” 慢慢地摇着头,老道很坦然而简洁地答道:“贫道既不得天机,又不得吐纳养生之法,实无方术可传。” “闻道长服气辟谷历二十余载,但饮酒数杯,每寝处,多百余不起……这些,岂非神仙之术?”刘承祐好奇发问。 “臣虽睡,然乡里讹传,陛下慧眼,当明辩之!” 对陈抟的实诚,刘承祐意了,微微舒一口气,也不再做试探之类的无谓动作了,主要是面对老道那双察世事的眼睛,他觉自己的表现分显多余。 顿了下,刘承祐肃容对陈抟道:“修仙觅长生,对此飘渺高远之事,朕志不在,自是不抱奢求。然长生纵不可得,长命或以难求。这延年益寿之法,想必道长有所心得吧,还望不吝赐教。” 可以说,陈抟这道士,完全足了刘承祐对于“修道者”脑补的形象。而对于他的养生之法,尤其兴趣,这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,他本人就在面前。 老道终于向刘承祐投以意外的的目光,或许是以其理,又或者以其“坦诚”。想了想,陈抟道:“陛下乃人主,肩负天下,修帝王之道。贫道之法,清心寡,餐风宿,恐怕不适合陛下。” 刘承祐道:“无妨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道长之法,或可佐朕帝王之道。” 两个人,搞得像做谈论道。 “陛下富有秋……” “总会老的,健体养生之道,不怕早!”刘承祐头一次打断陈抟。 见状,老道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,嘴角微微搐了下,打量着刘承祐,他有些摸不准,这个少年天子,分明很理智,年纪虽小,为何对养生之法如此钟。 犹豫了下,陈抟自袍中,掏出了一本古旧的册子,道:“这是贫道闲来所撰《指玄八十一章》,上有述导养还丹之法,或许对陛下有所裨益。” 张德钧立刻机灵地上前接过,稍作检查,十分慎重地呈递给刘承祐。扫了一眼,册页无名,并不厚,翻开稍微阅览了一下,看不懂。 “多谢道长赠书,朕必细细研读。” 老道泰然有度。 而刘承祐心里,并没有获得“宝书”的惊喜,他问法与陈抟,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好奇与尝试的心理。就如老道所言,他所行之法,并不适合他的“帝王之道”。 养生之法,既朴素又复杂,然而很多事情,都是知易行难。刘承祐这个世俗皇帝,处世国困之际,若想要仿陈抟之道,基本上痴心妄想。这一点,刘承祐自个儿心里,实则也清楚。 “对了,尝闻道长有点石成金之术。”收起书册,刘承祐又直勾勾地盯着陈抟。 老道嘴角又了一下,拱手慨然道:“陛下乃四海之主,当以致治为念,奈何留念黄白之事?以陛下之英明,岂以之当真?” “黄白之物,也事关国计民生,朕近来深为之恼。”刘承祐顿时一摆手:“顽石之质,自难成真金。然石若含金银铜铁之华,道长手中难道没有点化之术?” 这下,陈抟明白天子的意思了,说道:“陛下若炼化之法,贫道实不长于此道。” 见其状不似作伪,刘承祐也不深究,左右他也只是随口一问。反而从其应答,刘承祐觉,这老道不是个“神”,一切都显得很坦诚,不愧是“得道仙师”。 “朕召道长进,是为阐道讲法。朕对道长所修,亦颇为敬慕,但侧耳倾听!”东拉西扯过后,刘承祐终于提到正题,朝陈抟做出个请的手势。 老道面态如常,说道:“贫道喜读《易》,经年以来,倒偶有所得。” “且试讲之。”刘承祐做出一副专注的表情。 在天子“鼓励”的目光下,陈抟悠悠道来:“易者大易也,大易未见气也。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循之不得,故易……” 事实证明,对于那些高深的道学思想,刘承祐并没有理解的天分,或者说耐不足。认真地听了片刻的功夫,注意力便不集中了,开始考虑起军、钱赋、藩镇、边防这类他更兴趣的事务。只是为免失礼,刘承祐面上,仍旧绷着。 陈抟老道对刘承祐的变化,自然觉察到了,卡在约两刻钟的时间,主动停下,起身恭谨道:“陛下国事繁忙,贫道不当多扰,这便告退了!” 闻声,刘承祐立刻回过了神,闪过那么一丝尴尬,不过影响不大,睁着眼说瞎话:“听道长讲法,如沐风,如浴甘霖,朕深天地之广远,大道之无穷……” “与道长相谈,朕所获匪浅,留之于朝,时时答疑解惑。”刘承祐说道:“这样,朕以道长为翰林院学士,备听待诏……” 面对刘承祐的封赏,老道慢悠悠地摇了几下头,以一种真诚的语气说:“陛下,贫道山野之人,于时无用,非入世之材,不敢在朝,还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 眉头稍微褶皱了下,不过但老道平稳语气中的坚决,刘承祐也不“为难”他:“如此,那可真是可惜了。唔……道长隐居华山,朕将少华山赐与你,以作府,另赐号希夷!” 陈抟难免愕然,但是很快恢复平和,一副不以物喜的样子。不过面对刘承祐的恩赏,倒未拒绝,悠然一礼:“谢陛下。” 虽为以金银宝器之类的物质去腐化老道,但只一名一山,便足表天子的看重与恩遇。当然,对于刘承祐的某些心思,陈抟大概也猜得到,毕竟,灭佛抑佛的征兆,已经十分明显了,地方的将吏,对于各自治下佛寺庙庵的调查监视,已经不加收敛了,其中,尤以洛史弘肇为甚。 见老道不再拒绝,刘承祐再度意地点了下头,说道:“太后闻道长此来,也是十分欣喜,意接见,可往仁明殿一叙。” 给陈抟布置了一个任务,老道也未拒绝。 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 同陈抟一番,于刘承祐而言,累的,虽然场面上看起来轻松融洽的。对于陈抟老道,按刘承祐原本的打算,是将之留于朝中为官,当个供奉,甚至直接封为国师,以达到礼敬兴教的目的。 不过一番下来,听其言,观其状,刘承祐也差不多试探出来了,这老道是真的淡泊名利,也就息了那心思。只是有点失望罢了,据说五六十岁了,都还参加过科考,只是落第了,其后才完全纵情于山水,修道著经去了。 不过,厚待是仍旧免不了的,并且刘承祐打算推波助澜一番,在民间造一波“睡仙”的声势。 “官家,庶吉士王溥携永安军节度使折从阮正于殿外等候觐见。” “宣!” lt;div style=quot;text-align:center;quot;gt; lt;scriptgt;read_xia();lt;/scriptgt;DaojUHUISHOU.com |